对口帮扶研教学 辐射带动共成长

记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对口帮扶梅州市实验小学教学交流活动

发布人:管理员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广东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根据中山大学与梅州市教育局签订结对帮扶协议要求,促进教育资源互惠共享,推进对口帮扶基础教育工作。2023年4月20日中山大学附属小学韩景峰副校长等一行5人,赴梅州市实验小学开展了送教帮扶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梅州市梅江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梅江区各学校骨干教师、教研员以及嘉应学院教育科学院的见习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梅州市实验小学各教研组全程积极参与。

       英语学科的教学交流是帮扶活动的第一部分。首先,中山大学附属小学李丽老师就实验小学刘洋洋老师的课例进行分析和点评,同时把中大附小的英语科组建设和教育教研方面的做法做了分享。

       接着,现场的老师们还就日常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如“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山大学附属小学英语课程设置等问题和李丽老师进行了热情的交流。李丽老师专业的解答,精彩、富有亲和力的回复,赢得了现场老师的阵阵掌声,体现出中山大学附属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二部分语文学科的教学交流是由中山大学附属小学何德珍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文具的家》而展开的。何老师结合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儿童诗《假使丢了的东西能开口》的整合教学,并利用课前师生互动、课中多样评价、及各种音频和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高潮迭起。

       接着由我校吴奕蝶主任汇报了本节课的整体解读和构思。吴奕蝶主任就我校备课组如何整合相关教材,拓展孩子的阅读量,进行了具体的分享。并提出语文教师备课时要有大单元意识,要围绕单元主题、语文要素去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孩子的年段特点去创设真实的课堂语言情境;通过研读文本,深入浅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升教学质量,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新课标课程理念,鼓励教师们在备课教研时注重整体规划,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强调孩子们只有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才能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数学学科的教学交流是帮扶活动的第三部分。中山大学附属小学赵文主任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以整数》。赵文主任以新课标提出的“运算的一致性”为设计出发点,紧紧抓住除法运算的本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层层递进,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孩子们由最初只是简单的知道计算方法,到后来深刻的理解计算原理,将数学内容的学习升华到数学原理的感悟。

       课后,赵文主任先分享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然后与现场老师一起学习了“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新视角:数的概念与运算一致性”一文中的精彩内容摘要,接着,赵文主任就中山大学附属小学特色课程“数学整合教学”与附小“云帆杯”教学综合素养比赛进行了分享,最后,赵文主任就现场老师的提问进行了细致的解答。整个教学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大家碰撞教学思想,探讨教学艺术,积极地朝着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迈进。

       不同地域,不会限制我们对孩子一样的热爱;不同校园,不会制约我们对孩子一样的关怀。在短暂、充实的教学交流中,梅州市实验小学的行政与参加此次活动的各位老师都表示收获颇丰。

       自帮扶送教以来,我校还派教师赴韶关对口学校帮扶送课。今后我校将继续共享优质资源,与结对学校携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作出更突出的贡献,共同实现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