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话春节 三年九班 谢成好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一早起来就发现大家都在那里忙碌着,没像往常那样悠闲地跟我打招呼。原来今天上午有一个重要的春节习俗,就是贴春联、挂灯笼。
爸爸常说自己可能是春联写得最多的教授,忙到自家春联都要等到大年三十才有空写。你知道我们家有多少扇门要贴春联吗?我们老家房子是传统的有门楼、天井、上下厅的老式房子,要贴对联的大门有五扇。你千万别以为贴春联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其实有很多个步骤要做。要有人帮爸爸牵对联,还要把刚写完的对联晒干,才能把它翻过来贴胶。你知道我们光是贴胶就换了几种方式吗?一开始我们用爸爸买的网红产品,就是那种一节节的双面胶,但是发现它太小个了,就算是很多人一起上阵,也要很长时间才能把一条春联贴完。我们还用了厚厚的那种双面胶,可它太厚了,贴上去后中间会鼓起来。最后发现还是传统的浆糊好用,但今年没有准备太多浆糊,所以就用白乳胶代替。我是负责挤白乳胶的,没想到,挤起来很费劲,我最后是直接把盖子打开,把里面的白乳胶直接倒在春联上面,之后再抹开。
贴完春联以后,我们就要挂灯笼了。今年我们一共挂了两对灯笼,这次的主力是堂哥,我是他的主要助手。但不仅仅只有我和他,还有其他人在帮忙我们,大伯帮忙我们扶梯子,爷爷拿出他买的灯笼递给我。为什 么说堂哥是主力呢?原本是爸爸或大伯挂灯笼的,但他们两个都有恐高症,只能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家的大哥哥。我这个主力助手,是爬梯子把灯笼递给他的二传手。要爬的地方很高,灯笼又很大个,我站在高处也会有一点点紧张,我告诉自己,不能让他们发现我也有恐高症,就装作很淡定的样子,把灯笼递给哥哥。
今晚也是农历2021年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夜。奶奶煮了一大桌子菜。主菜之一是一只老老的大公鸡,这只公鸡奶奶养了三年了,它的脚指甲长长的,尖尖的,就像一把尖刀一样。爷爷把这只鸡的鸡腿夹给我了。一开始我不想吃,因为是过年,那还是吃吧。没想到这么老的鸡,肉还这么嫩。爷爷说鸡腿是代表地位的象征。以前农村没有东西吃,去拜访长辈的时候,就把鸡腿给长辈吃。而我现在还是小孩,能吃到鸡腿,说明我地位很高,开玩笑的,其实是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奶奶还煮了我最爱喝的牛肉汤,那汤的味道格外鲜美,再加上的嫩嫩的牛肉,简直就是绝配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天过大年,以前我喝牛肉汤都没有这种感觉呢!还有很多好吃的菜,比如说老家的特色菜——红烧肉、年糕等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吃完饭后,妈妈就叫我们去洗澡。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这么早洗澡?而且天那么冷,我可不洗澡。如果真的要洗的话,等一下再洗。妈妈说,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就是大年初一不能洗澡,也不能洗衣服,所以要在头一天把衣服和澡都洗了,如果再等一会儿,就没水了,因为全村都在洗澡。如果今天没洗澡,就等于两年没洗澡。而且我们这里用的可不是自来水,用的是山泉水哦!我被妈妈说服了。妈妈早早的就帮我们把暖气开好了,可是我们刚到房间,又有了新问题,就是谁先洗澡。一开始哥哥说他先,我不同意,他洗完澡肯定要去找堂哥玩。我说我先,他说说我洗头发洗太长时间了,会让他很烦的。最后他趁我不注意,把衣服全脱了,跑进浴室就开始洗澡。呜呜……
过年当然少不了看春晚啦!这次哥哥们都在那里玩游戏,大人们呢,要么是看手机,要么是做着自己要做的事情,只有我一个人是全程都在电视机前看,而且每当看到搞笑的,我都会哈哈大笑,妈妈说,她在二楼都能听得见我的笑声。我觉得这次春晚最好玩的节目是魔术。我知道魔术都是用一些障眼法去完成表演,我以前也学过一些简单的魔术,但我每次看魔术,还是会被他的悬念迷倒。后来妈妈告诉我,其实这次春晚还有一个节目是最近很流行的,叫做《只此青绿》,表演的是一幅活的千里江山图。但我不觉得这个节目多好看。第一眼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就被她们绑的那些头发震惊了。她们那头发看起来高高硬硬的,很像唐代那些男人带的高顶帽。我想,如果那是她们的真头发,那她们洗头的时候,头发就完了。
过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跨年。在乡下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放鞭炮、放烟花,而且一放就是一两个小时。爷爷买了一个很响的鞭炮,当时我正在看春晚,然后爸爸就把那个鞭炮点燃了,一声巨响,差点把我吓出心脏病,当时哥哥就在放鞭炮的旁边,把他吓得跳起来了,他还说,有个鞭炮刚好就打中他的鼻子。哈哈哈哈!我对鞭炮的感觉一般,放烟花我还是喜欢的。而且我们家又在高处,感觉全村人买的烟花,都在为我们表演。 在黑蓝色的夜幕下,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烟花冲向天空,就像少女般在展示着自己的风姿,也像一群向往自由的小孩,迫不及待地冲未来,寻找自由。在我180度的视野中,左边刚有一朵红色的“ 太阳花”开放,右边又嗖的一声下起了一场“流星雨”,中间也不甘示弱,各色的“牡丹花”也迫不及待地展示着它们的高贵华丽。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后面的村庄也像是给我们换背景一样,不时有红的、绿的、紫的、蓝的光芒来凑热闹,在夜空中互相辉映,如果我把眼前的烟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就是为了迎接新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