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日记 三年七班 郝式城
星期天,小陈、小吴、小郑与我约好了去航海。我们用的是一艘中型的带动力的帆船,航速最快是35节。准备好用品后,我们便出发了。
小吴问道:“我们能走多远?”
小陈说:“我们的船一升油可以走18千米,我们加满油大约50升,还有10升备用。如果不使用备用油,那就可以走900千米。”
“不,应该是450千米才对!”,小郑机智地发现了错的地方。
“对,我们还要返航!”,我说。
“哦……”,小吴恍然大悟道。
船行驶了一段时间,刚刚出发的兴奋劲减少了一些。小郑说:“其实航海也就这样!不好玩!”
小陈看了一下指示盘上显示的海洋深度和海水温度,激动的说道:“嗨!现在是最佳潜水时间和海水深度。大家准备吧!”刚刚下去的兴奋劲儿,又被小陈激发起来了。
“哦,太好了!别忘了关马达!”,我提醒道。
我们穿好潜水服准备往下跳,我叫道:“氧气只有20分钟的量,大家记得尽快返回水面哦!”。到了水下我们都惊呆了,水下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小鱼,还有一些跳着舞的海草,海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海底的漂亮珊瑚和礁石。“啊!好美啊!”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来形容开心和兴奋。时间很快就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浮上水面,登上船。在回忆和分享了水下的世界后,小郑问:“刚刚我们潜到了几米深的地方?”这一问把我们给问住了。
我想了一会儿说:“当时我的手表显示水的温度是19摄氏度,每下2米,大约减少2摄氏度。”
现在是29摄氏度。小陈说。
所以29-19=10(度) 10÷2=5 5×2=10(米)
刚刚我们下潜了大约10米。
“不太对”,小吴说,“潜水服为我们挡住了3摄氏度的冷气。”
所以19-3=16(度)
29-16=13(度)
所以潜水了13米才对。
小陈说,快到中午了,我们得返航了。
返航时,我问:“我们的船吃水8分米,现在快速行驶有30节,当20节以上时每加2节船头就翘起5厘米,请问现在船头翘起来几分米?有几厘米吃水?”
小郑先是小声嘀咕着,然后大声说,我知道怎么计算,来我告诉大家:
30-20=10(节)
10÷2=5
5×5=25(厘米)
8分米=80厘米
80-25=55厘米
所以,船头翘起25厘米,吃水55厘米。
哦,不对,如果是问答题应该说是船头翘起了2.5分米。
大家哈哈大笑!
“不好了!现在在前300米,有一个礁石!”负责开船的小陈大喊一声。大家都凑过去,小陈继续说明情况:“现在行驶速度是每秒5米,而用这个速度拐弯,每秒只能拐1米,那块礁石有45米!我们能拐过去吗?”
我飞速地算了一遍说:“300/5=60秒,60*1=60米,60大于45米,所以能拐过去!”
“别担心!”拐过了那块礁石,我们唱着“胜利的歌声满天飞”回到了出发地。
这次航海结束了,这真是一次充满问题与惊险的难忘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