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密码” 三年7班 32号 杨朗儿
神奇的“密码”
三年7班 32号 杨朗儿
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它让我们在多与少之间有了“差”的精细,在好朋友手拉手的时候产生“和”的概念,当一个和几个一一对应时知道该用“倍”来表达。有时,我们这些熟悉的数字和算符还会穿上隐身衣,好像侦探破译电码一样,神奇又有趣。
一位警探在追踪嫌犯时,拾到一张写有电话号码的字条。已知字条上符号和算式演算的规律和我们通常学习的没有两样,但数字却全是披着外衣的“变身数”,需要我们帮助这位警探一起来破译这个真实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字条如下:
电话:3 8 7 9 6
线索:3×3=3 8×7=8
7×7×7=6 (8+7+3)×9=39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很快便破译了这个真实的号码应该为:10268,为什么呢?
首先:3×3=3,一个数乘自己,还得到自己。这样的数只有“0”和“1”,但根据算式4的的数位39,我们知道3不能为“0”,所以3就是“1”;其次:7×7×7=6,一个数连续乘两次自己,还得到的一个不一样的个位数。这样的数只能是“1”和“2”,“1”已经被使用过了,所以7就是“2”,6就是“8”;再次:8×7=8,一个数乘另外一个数,还得到它自己,思考一下,这个数只能是“0”;
最后:(8+7+3)×9=39,得到(0+2+1)× 9 = 1 9 ,一个数和3 相乘后得到十几,并且个位仍是自己,通过背3的乘法表,我们知道了这里的9 就是“5”。所以,真正的电话号码,就破译出来了——10268。
这个有趣的破译密码游戏,其实正是通过一次次的算理验证,不断的抓住每一个算式中数和算符的特点,从而推理求得。推理的过程并不复杂,却是对算理知识的考验。这也让我明白了,在今后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擅于总结规律,数学的很多奥妙都离不开“万变不离其宗”的各种规律和原理,只有不断总结并在实践中应用验证,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