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π的数学史 五年(1)班 赵立德
圆周率π的数学史
五年(1)班 赵立德
数学是我最爱的一个科目,没有之一。每学期老师派发的必读书单里面,我选的数学阅读总是占据最多的。《马小跳玩数学》早在四年级我已经阅读完六年级的。数学的魅力在于它像个无底洞,我觉得总是有无尽的算式和答案让我寻找和沉迷下去!这次的数学投稿我选择了我最感兴趣的圆周率来和大家探讨。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 x = 0的最小正实数x。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 π(读作pài)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1965年,英国数学家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数学专著,其中他推导出一个公式,发现圆周率等于无穷个分数相乘的积。2015年,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氢原子能级的量子力学计算中发现了圆周率相同的公式。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圆周率现已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 亿万位是什么概念?真的想象不到!我能记得20个位就觉得跟厉害了。其实把圆周率的数值算得这么精确,实际意义并不大。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以39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可观测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的大小,误差还不到一个原子的体积。
我还发现原来圆周率还有口诀可以帮助记忆的,十分搞笑!
首50位: 3. 1415926535897932384626
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
还有就是原来圆周率还可以变成美丽的抽象图画。这个可真是我意想不到的!以下两幅图就是我在网上找出来最具代表的图画。

日常生活中其实数学的应用还是很多的。而我的愿望就是当个数学家。可是我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除了认真的听课外,还要认真背数!不是背书!因为妈妈告诉我,中国人在世界上数学领域是数一数二了,可是最厉害的还是印度和德国的人。因为他们小学背的乘法表不是9X9,而是19X19!怪不得这两个国家的人在世界出了名的厉害!印度人可是脑袋最好用,出最多计算机专家的国家。而德国这个日耳曼民族则以严谨度为首!我们应该像别人好的地方学习。数学李老师看了我的投稿后该不会明天开始让我们把3.14从乘2一直背到乘9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