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共筑科学梦】系列活动二

——屈良鹄教授、凡强教授带领附小学子探秘“康乐园的植物王国”

发布人:管理员

 

四月的康乐园,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在这个春意渐浓的时节,科学的种子也悄然播撒。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进一步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动“大手拉小手”中小学科普教育深入开展,4月16日下午,“‘大手拉小手,共筑科学梦’——中山大学名师走进中小学系列科普宣讲活动”第二场如约而至。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公园与自然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凡强老师以《康乐园的植物王国大发现》为题,为中山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自然之美与科学智慧的植物科普盛宴。

本次活动由中山大学科协常务副主席屈良鹄教授主持,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综合处曾强副处长、附属小学校领导出席本次活动。讲座以“植物王国”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鲜活、趣味十足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植物世界,浸式感受自然的神奇奥秘,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科学素养与生态意识。

探秘校园植物王国的奇妙旅程

讲座伊始,凡强教授便展示了木棉、凤凰花、阳桃、鸡蛋花这几种孩子们所熟悉的植物图片,牢牢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紧接着他从中山大学康乐园的百年历史讲起,带领孩子们追溯校园植物的“迁徙图谱”与引种往事,激发了孩子们对校园生态的浓厚兴趣。

随后,凡教授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段“植物王国大冒险”之旅:从红花羊蹄甲到鸳鸯茉莉,从杜鹃花到禾雀花、朱缨花……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日常走过的康乐园角落里,竟悄然绽放着数不清的绚丽花朵。通过清晰的图文讲解与有趣的互动问答,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形形色色的“绿色邻居”,更在活泼的氛围中深入了解了植物之间微妙的生长规律和生态智慧。

孩子们还沉浸在欣赏多姿多彩的花朵中,凡教授一转话题,带领大家去观察康乐园中“甜蜜”的水果邻居。他一边展示校园里硕果累累的图片,一边娓娓讲述,那些孩子们平日里匆匆走过的枝头,原来正悄悄孕育着丰盛的果实:树干上结出硕大果实的波罗蜜、切开能看到星星的阳桃、被鸟儿偷偷啄食的桑葚,还有孩子们熟悉的芒果。康乐园竟也是一座果香四溢的“甜蜜校园”。

拆解智慧:植物的奇招妙法

凡教授还带领孩子们走进了植物世界的“科学实验室”。他细致讲解了聪明的植物如何各显神通,演化出多样的策略实现生存与传播。“为什么有的植物不开香却也能吸引昆虫?”“为什么有的植物要长出尖尖的刺?”他用一连串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植物虽然不能移动,却早已在进化中练就了“智慧本领”——靠形状、颜色、气味甚至时机来适应环境、完成繁殖。

一个个巧妙的问题、一个个真实又神奇的案例,将植物的防御机制与繁殖策略讲得妙趣横生。凡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仿佛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植物的“智慧”并非神秘莫测,而是蕴藏在每一朵花、每一颗种子、每一个果实中,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自然界里留下身影,也在悄悄告诉我们:生命从来不简单,大自然处处藏着精妙的逻辑与创造力。

感悟责任:每一棵植物都是宝藏

凡教授在讲座的最后强调:“康乐园不仅是我们的校园,更是一座生物多样性宝库。”他带领孩子们认识了校园中的珍稀濒危植物,这些“沉默的伙伴”承载着代代中大人的守护与传承。孩子们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保护生态、敬畏自然的重要性,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与珍惜。

共育未来:让科学精神扎根童年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刘桂荣校长为屈良鹄教授和凡强教授颁发证书、学生代表为屈良鹄教授和凡强教授献花,向两位教授表达最诚挚的敬意,感谢他们将高校资源转化为生动课堂,将专业知识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康乐园的植物王国大发现”不仅是一次科普宣讲,更是一场科学与生命的启蒙之旅。它将自然的温度与知识的厚度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了附属小学与中山大学在科学教育方面的联动,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体验。

中大附小将继续携手中山大学,依托中山大学坚实的科研平台与师资资源,积极打造面向未来的科学启蒙共同体,让科学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生态文明的理念薪火相传。我们相信,在一次次“大手拉小手”的共鸣中,一颗颗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种子,必将汇聚成推动未来社会进步的澎湃力量!

 

扎根大学沃土,绽放科学之花

——中山大学附属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建设纪实

      为深化科学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学校课程团队将大学植物资源和小学科学教材深度融合,开发了“植物寻宝探秘”主题单元,既涵盖了“生命科学领域”核心概念,又融入了劳动教育等跨学科内容,展现了校本课程“立足真实情境、扎根学科融合、对标国家育人方向”的鲜明特色。

        一、二年级的同学们趁着春日暖阳,化身“植物侦探”,手持放大镜、记录本,穿梭于大学植物园。通过观察-对比-验证-拓展的学习链条,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探索之旅。在寻宝过程中,孩子们根据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对照地图任务,仔细观察各类植物,探索植物的特征与奥秘,仿佛化身一个个小小植物学家。他们近距离观察各种植物,认识不同的植物种类,留意植物奇特的现象,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我们的植物研学小分队准备出发啦!”

大手拉小手,亲子齐上阵

“我们找到神秘植物——波罗蜜啦!”

“我们也找到了另一种神秘植物——枸骨”

“瞧,枸骨的叶子形状真奇怪”

 “哇,腊肠树的果实真的很像腊肠!但是不能吃哦!”

“柠檬桉的树干真光滑”

“快看,有趣的独木成林现象”

“瞧,我还找到了别的宝藏!”

       在活动的创意实践环节,不同年级有着各具特色的活动。一年级的同学们参与“自然发型师”活动,收集掉落的树叶、花朵、果实和树枝等自然物,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图片中的小朋友设计独特的发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了创作素材,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在指尖绽放。

我们是小小自然发型师,叶子、花瓣、种子都能做成漂亮的发型。

       而二年级的同学们则沉浸在“植物拓印画”的奇妙世界里。他们在叶片背面涂满颜料,然后在纸上拓印,创作出一幅幅别具一格的树叶拓印画。从收集树叶时对不同植物叶子形态的观察,到涂抹颜料时对色彩搭配的思考,再到拓印过程中对力度和角度的把握,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探索与乐趣。这些拓印画有的展现出树叶原本的脉络之美,有的经过孩子们的创意组合,变成了充满故事的场景画,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眼中的自然世界。

叶子也能拓印出美丽的画作